七台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ldquo咱七台河,一年一个样儿
TUhjnbcbe - 2021/2/24 10:19:00
坚持人民至上,传递民生温度——“咱七台河,一年一个样儿!”雀鸟啁啾、凉风阵阵;看病不难、养老便利;民生工程、处处暖心……近年来,七台河件件实事惠百姓,倾力投入保民生,不断汇聚起煤城人扎扎实实的幸福感,一座绿城正迸发勃勃生机。

绿色生态让城市会呼吸

夏日,站在桃山水库主坝放眼望去,七台河市这座盛产焦煤的“煤炭之都”如今山水相依,碧波奔流。倭肯河全长公里,是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有.4公里在七台河市境内。曾经,倭肯河污染重、河障多、环境差。如何回应老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年以来,七台河市加快了倭肯河综合治理的步伐,拆违清障,建设堤防,修复岸带。实现河畅只是倭肯河综合治理迈出的第一步,如今,倭肯河综合治理已经向着水清景美的目标继续进发。年7月31日,桃山湖坝下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七台河投融资公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邓海峰介绍,桃山湖坝下综合治理项目依托倭肯河防洪工程,以主河道为中心水轴,将南北两条主路打造成以冰雪文化、冠军文化为核心的复合景观廊道,并结合湿地功能分区建设“一湾五海”六大景观,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之处。不久的将来,七台河居民可以在“冠军湾”里驻足,在“万塘苇海”中穿梭,在“十里花海”里徜徉,在“千岛湿地”中探索,在“丘海花园”里寻觅,在“渔海野营”中遨游……生态改善,究竟能为城市注入怎样的能量?午后,倭肯河的支流万宝河穿城而过,阳光打在经过治理的河水上泛起粼粼波光。桃山区住建局局长张国安说,万宝河没有治理之前,沿河分布着城乡居民和畜禽养殖区,生活污水和养殖场污水都直排到河里,河道最窄的地方不足5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河,凝结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成为了全市上下的发展共识。年,七台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倭肯河综合整治指挥部,现场测绘、挂图作战、紧盯清障拆违进度表。年6月30日,总投资约1.5亿元的万宝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落日清晖下,景石、瀑布、凉亭令人陶醉,沿岸散步的市民纷纷举起手机拍照,曾经的臭水河摇身变成了休闲好去处。“环境好了,河边几栋新楼都售罄了,附近又新建了公厕,老年人遛弯更方便了。”65岁的桓浩添是海天家园小区的老住户。看着整治后的万宝河,老人十分感慨,“咱七台河一年一个样,我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啊!”扩容提质让教育更公平年8月末的施工地,塔吊林立,摇臂挥舞,保中学校等重点新建教育设施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抓进度、抢工期,工人们的汗水汇成一条银色的丝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的保中学校,是省百大项目之一,也是七台河市区内首个中小学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后,将拥有全市目前教育系统内最大的学术报告厅、艺体馆、体育看台、田径场地。近五年来,七台河市不断夯实教育基础,保中学校主体工程完工,市区11所学校操场完成硬覆盖,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2所。清晨,七台河市第五小学校园内,绿意葱茏,书声琅琅。二年九班教室里,教师王艳立正在用智能触摸一体机讲解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图文并茂、音画交织,同学们轻点着头,沉醉在诗人描绘的水光山色之中。“现在和我刚教书那会儿可是天壤之别。”谈起教育发展的新变化,王艳立颇有感触。“原来我们上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现在都是信息化教学了,讲解知识更加方便、高效。”截至目前,七台河市已投入万元用于“用信息化统领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了全市个班级触摸一体机全覆盖,名师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共享,为解锁未成年人教育“优质均衡”难题配出了一把“信息化钥匙”。城区学校跑出了教育发展的加速度,农村学校办得怎么样了?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打天下吗?走进新兴区长兴学校,校舍温暖明亮;少年宫里,书法室、国画室、舞蹈室一应俱全;宽敞的食堂、洁净的水冲式厕所……很难相信这只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我家住勃信村,坐大客到学校要20多分钟,我可盼着能住校了。”初三学生于子航是第一批搬进新宿舍的学生之一。年,长兴学校宿舍楼建成,35名或住的偏远或留守在家的孩子有了免费的温暖“小窝”。“学校宿舍干净、舒适,住宿不收钱,一年能省三千或四千呢,晚上还有老师辅导作业,能住校可太幸福了。”于子航腼腆地笑了。“如今,我们的孩子享受着和城里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哩。”长兴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云发笑弯了眼。清澈水源让生活更幸福“甜!”舀起一杯清水一饮而尽,桃山区花园社区居民耿桃非常激动:“以后再也不用为水质好坏担心了,想到这就特开心。”年9月16日,是七台河人民的“好日子”。历经4年多建设,10亿元投入,七台河市“一号民生工程”——城市供水工程完美收官,清澈优质的直饮水进入百姓家。七台河市曾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供需矛盾突出,城市供水问题成为了七台河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年初,七台河市委托省水利厅及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全市缺水情况进行评估,并就解决居民供水问题制定最优方案。年11月,“七台河市供水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经过不懈努力,年10月18日,七台河城市供水工程正式开工。从那天起,七台河广大市民的心就和这项“一号民生工程”紧紧连在一起。作为市民代表,王邦勤参加了9月16日的通水仪式,直接饮用了新制备的自来水。“感觉特别甘甜,我对新水源很放心,家里的净水机可以撤了。”水为什么会这样“甜”?七台河市供排水总公司水厂水质监测中心化验员孙艳给出了答案。“我们每天都会对出厂水进行9项日常检测,新水源的色度、浊度数值明显降低。”孙艳说,这几项指标低,说明新水源的水更加清澈,更优质。水安则民安、水兴则城兴。七台河几届市委市政府班子立足发展、顺应民意,带领七台河人民协同作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自来水可直饮全覆盖目标,交出一份厚重的民生答卷。上午10点刚过,家住桃山区租赁站家属楼的朱丽君就为一家人的午饭忙碌起来,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淌。“如今的直饮水,不用澄清、过滤,可以直接洗菜做饭,再也不用为吃水的事儿犯愁了。”水质的好转,为朱丽君的晚年生活添了一份幸福感。优质水引进来,还要打通进入千家万户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七台河市对供水管网、供水设施、进户管线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建设智慧水务工程,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银达雅居居民韩斌说,“如今,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咱七台河,一年一个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