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月23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
报告显示,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武汉、西安、天津、珠海、无锡、合肥、成都、长沙、厦门、宁波、青岛、济南、常州。北京继续领跑,深沪加速赶超。综合排名
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苏州、武汉、西安、天津、珠海、无锡、合肥、成都、长沙、厦门、宁波、青岛、济南、常州。
从省级区域来看,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除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外,江苏地区的城市最多,有4个城市;广东排名第二,有3个城市;浙江和山东并列第三,分别有2个城市;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四川和陕西6个地区各有1个城市入选。
排名后20位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临沧、资阳、百色、河池、铜川、七台河、朝阳、吴忠、通辽、鸡西、商洛、乌兰察布、保山、丽江、双鸭山、宜春、平凉、鹤岗、陇南和昭通。
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排名
省会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共36个,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武汉、西安、天津、合肥、成都、长沙、厦门、宁波、青岛、济南和郑州1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高于均值。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分别排名第1、第3、第9、第19位。
地级市排名
本报告样本城市中除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共个,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苏州、珠海、无锡、常州、嘉兴、芜湖、东莞、佛山、中山、镇江;排名后10位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商洛、乌兰察布、保山、丽江、双鸭山、宜春、平凉、鹤岗、陇南、昭通。
不同城市规模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按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可将个城市划分为五个类型:超大城市(5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72个)、中等城市(96个)与小城市(个)。
根据年数据,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天津、成都、重庆;大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杭州、苏州、无锡、合肥、长沙、厦门、宁波、青岛、济南、常州;中等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珠海、中山、镇江、湖州、金华、威海、马鞍山、泰州、江门、宜昌;小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嘉兴、丽水、滁州、漳州、许昌、鄂尔多斯、宣城、衢州、铜陵、景德镇。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从年起,连续四年发布。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共4个,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创新绩效;
二级指标共10个,包括创新人才、研发经费、政策环境、信息环境、创业服务、金融服务、科技产出、经济发展、绿色发展、辐射引领;
三级指标共21个,包括创新资源三级指标4个,创新环境三级指标4个,创新服务三级指标4个,创新绩效三级指标9个。
报告选取中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对其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估,这个城市基本体现了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行政等级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状况,样本涵盖了全国各个城市规模等级的城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报告旨在量化展示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程度,揭示各城市的优势与不足,力求为各城市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分析总结了中国城市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期继续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提供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
附件:
(一)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TOP50
表1中国个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50强
城市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
指数
排名
北京市
0.
1
深圳市
0.
2
上海市
0.
3
南京市
0.
4
杭州市
0.
5
广州市
0.
6
苏州市
0.
7
武汉市
0.
8
西安市
0.
9
天津市
0.
10
珠海市
0.
11
无锡市
0.
12
合肥市
0.
13
成都市
0.
14
长沙市
0.
15
厦门市
0.
16
宁波市
0.
17
青岛市
0.
18
济南市
0.
19
常州市
0.
20
郑州市
0.
21
嘉兴市
0.
22
芜湖市
0.
23
东莞市
0.
24
佛山市
0.
25
中山市
0.
26
镇江市
0.
27
绍兴市
0.
28
福州市
0.
29
湖州市
0.
30
重庆市
0.
31
大连市
0.
32
南通市
0.
33
沈阳市
0.
34
昆明市
0.
35
扬州市
0.
36
南昌市
0.
37
长春市
0.
38
温州市
0.
39
金华市
0.
40
哈尔滨市
0.
41
太原市
0.
42
绵阳市
0.
43
台州市
0.
44
贵阳市
0.
45
兰州市
0.
46
徐州市
0.
47
烟台市
0.
48
乌鲁木齐市
0.
49
石家庄市
0.
50
注:1.本表主要利用各指标年数据测算得出;2.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
(二)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36个省会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排名
表2省会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及排名
城市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
指数
排名
北京市
0.
1
深圳市
0.
2
上海市
0.
3
南京市
0.
4
杭州市
0.
5
广州市
0.
6
武汉市
0.
7
西安市
0.
8
天津市
0.
9
合肥市
0.
10
成都市
0.
11
长沙市
0.
12
厦门市
0.
13
宁波市
0.
14
青岛市
0.
15
济南市
0.
16
郑州市
0.
17
福州市
0.
18
重庆市
0.
19
大连市
0.
20
沈阳市
0.
21
昆明市
0.
22
南昌市
0.
23
长春市
0.
24
哈尔滨市
0.
25
太原市
0.
26
贵阳市
0.
27
兰州市
0.
28
乌鲁木齐市
0.
29
石家庄市
0.
30
南宁市
0.
31
呼和浩特市
0.
32
海口市
0.
33
银川市
0.
34
西宁市
0.
35
拉萨市
0.
36
注:1.本表主要利用各指标年数据测算得出;2.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
(三)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TOP20
表34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城市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
指数
排名
苏州市
0.
1
珠海市
0.
2
无锡市
0.
3
常州市
0.
4
嘉兴市
0.
5
芜湖市
0.
6
东莞市
0.
7
佛山市
0.
8
中山市
0.
9
镇江市
0.
10
绍兴市
0.
11
湖州市
0.
12
南通市
0.
13
扬州市
0.
14
温州市
0.
15
金华市
0.
16
绵阳市
0.
17
台州市
0.
18
徐州市
0.
19
烟台市
0.
20
注:1.本表主要利用各指标年数据测算得出;2.数据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
作者
郑金武
□来源
中国科学报
更多内容:
1个
中国的“三省交界点”长什么样?
2
国土空间规划十大专业术语
3
土地基础知识大全
4
“三调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对接的70个技术问题
5
“未来社区”九大场景,改变你我生活!
6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商务合作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联系人:尹彩虹、刘丹、张春艳、潘鹏
-、、、转
手机:、15163353、13548、(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