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年—年七台河矿区发展纪实
作者:赵宇飞
第二章金色台阶
纵观七煤(集团)公司的历史,创业之初的激情、干劲、奋争和业绩,是那样的令人崇敬,又是那样的动人魂魄;现在的速度、效益、和谐与发展,是那样的令人鼓舞,又是那样的催人奋进。在创业与辉煌的进程中,有一段历史,更让我们惊心动魄,更让我们难以忘怀。这是一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那就是年原煤产量突破千万吨大关的业绩,更因为那是在抗灾自救的基础上,完成了上千万吨的艰难历程,登上了金色的台阶。
年12月9日,七台河矿务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回顾“七五”期间的巨大变化和可喜成就,令人振奋、令人鼓舞。同时又展现和确定“八五”期间的宏伟蓝图:年矿务局要实现“产量上千万、企业晋一级、质量达特优”奋斗目标。即在原煤产量每年以80万吨递增的基础上,于年在各方面认真地准备一年,在年实现一次历史性跨越,原煤产量达到万吨以上,在国家二级企业的基础上,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在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方面,要达到特优标准。年产万吨,这是个让创业者们当初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在让人惊愕的同时也让人兴奋;在让人兴奋的同时,更让人担忧。一年递增80万吨,这速度已经够快了,要知道,西部区改选的工作还未完全配套,东部区的开发建设还没有完成,能行吗?但是,当看到局领导班子的坚定信心,看到了广大矿工的劳动热情,那种在改革开放形势感召下的创业激情,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人们又一次振奋了,他们做好了准备,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会后半个月,东煤公司在辽宁铁法矿务局召开会议。全国人民经过12年的改革开放,创造热情极大地焕发,经济形势一派大好,工农业生产飞速发展。因此,能源更加紧张,铁路需要煤炭、钢都需要煤炭、人民生活需要煤炭,这对煤炭企业既是压力,又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次在铁法矿务局开会的另一重意义还在于为铁法矿务局产量首次达到万吨祝捷。
支持国家建设,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和壮志奋起、敢站排头、争做先锋的煤矿工人性格融在了一起,更加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更加激发了七台河矿务局早日上千万吨的决心和斗志。
为进一步鼓舞士气,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7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七台河矿务局举行了“向千万吨局进军火炬接力赛”,以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伟大的日子。年底,令人心花怒放,当年的创业者们想都没敢想的目标、这一代奋斗者们梦寐以求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全年生产原煤万吨,七台河矿务局奋力跻身千万吨局行列;进入国家五百强企业之林,以强劲的事实,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七煤发展史的新篇章。
年新年伊始,由东煤公司组织召开的上千万吨祝捷会在七台河矿区隆重召开。煤炭部部长、东煤公司总经理,七台河市委书记、市长,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铁路分局、佳木斯铁路分局,鸡西、鹤岗、双鸭山等多人参加盛会。
会上,于洪恩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七台河矿务局的生产建设和各项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创出了六个全国第一:薄煤层破千万吨全国第一,薄煤层全员效率上一吨全国第一,机械化水平达90%全国第一,经济效益全国第一,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一以下全国第一,标准化矿井建设全国第一。”他接着说“取得这些成绩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发挥政治优势,发挥党委核心作用的结果。是广大煤矿职工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挑重担、多做贡献的结果。”
年产万吨,这是当初创业者们遥不可及的神话,更是他们心中神圣的憧憬;年产万吨,是金光灿烂的台阶、是通往辉煌的台阶。通过这个金碧辉煌的台阶,七煤人就能把任何神话与憧憬变成现实。英雄的七煤人,不愧为特别能战斗的时代精英!
第三章情铸丰碑
七台河矿务局在那个特定年代艰难起步,只用了33年的时间,最终实现了生产能力的扩张,并使七台河矿务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得以蓬勃发展。
继续进行矿井的配套改造,使煤矿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都合理顺畅,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入,生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并以主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各方面的欣欣向荣。人们欣喜地看到,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多种经营全面兴起,职工医疗条件明显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明显提升,矿区旧貌换新颜。
运输问题一直是七台河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七台河就别想发展。年12月,全国煤炭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七台河矿务局汇报了对运输现状及解决这一难题的设想,引起了铁道部部长的高度重视。
年年初,修建矿区自营铁路的大幕终于拉开。
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天,矿区集配站举行隆重的集富铁路通车剪彩仪式。自营铁路的竣工结束了矿区铁路经国铁代管的历史,也为职工上下班通勤提供了方便。至此,集配站成为路矿交接站,全局的煤炭都从这里汇集编组,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随后的日子里,铁路又东进延伸,矿区铁路自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年10月,桃山选煤厂铁路专运线由1~4道,扩建为4~10道。
年,施工路基桥梁,年铺设钢轨、通信架线,年7月铁东专运线客、货运输同时运营。
年,富强矿到龙湖矿的富龙铁路以蒸汽机为动力,客、货运输正式运营。
至此,矿区自营铁路总长达.7公里,而且不含东风矿和新建矿的10公司转运线。
自年至年,七台河矿务局广泛开展了“学肥城,抓基础,上标准,挂奖牌”活动,并把这一活动与西部老井改造、东部新井建设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面文明建设和生活福利“七大系统”达标竞赛,九个春秋下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基本解决了井上井下脏、乱、差的问题,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年7月5日,七台河矿务局安全管理工作第一次受到煤炭部的表扬,这标志着七台河矿务局安全管理工作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年9月2日,东煤公司发来贺电,祝贺工程处掘进队创造月成井米的优异成绩,接连两次刷新自己创造的月成井93.5米和.3米记录,创东煤公司立井成井最高水平,同时还开创了全国同类施工方式的最高纪录,且工程质量达全优,勇夺三连冠。年,涌现出一批质量标准化单位,新兴煤矿被树为样板。年3月,新兴煤矿和新建煤矿代表七台河矿务局出席东煤公司在抚顺矿务局召开的质量达标现场会,并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值得庆贺的是新建煤矿通过东煤公司的验收,以总分.41分的优异成绩,跻身国家现代化矿井行列。同时全局所有掘进工作面全部实施光爆,在东煤公司属绝无仅有的一家。年11月,经过严格检查验收,七台河矿务局被东煤公司认定为质量标准化矿务局。经过三年的完善和提高,年5月,被东煤公司正式命名为质量标准化矿务局。
第四章煤海扬帆
50年前,没有多少人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叫七台河的小村。可是,50年后,不仅在中国,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稀有焦煤基地叫七煤——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企业五百强的阵营里有个七煤,就连奥运会短道速滑冠军的母校也在七煤。
当人们为一串串丰硕的成果陶醉的时候,当人们被一摞摞辉煌的业绩感动的时候,当人们望着沸腾的矿山心潮起伏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七煤(集团)公司伴着50年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从弱到强、从迷茫到发展、从困顿到辉煌,靠的是什么?有人说靠政策、有人说靠矿工、有人说靠投入、有人说靠改革、有人说靠发展环境、还有人说靠一块稀有煤田……这些说法都对,可似乎又缺了点什么?
那么,是什么促动着七煤的崛起?是什么支撑着七煤的发展?是什么铸就了七煤的辉煌?我们在浩繁的史料中,在高速发展的历程里,在耀眼的光环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读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名字。这一个个身影,聚拢成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这一个个名字,叠加成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矗立起一座共和国的丰碑。这面旗帜,叫先进——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这个堡垒——叫中共党组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是这个在党领导下的先进群体,促进了七煤的崛起,支撑了七煤的发展,铸就了七煤的辉煌。想到这,大家心里豁然开朗,眼前顿时明亮。七煤(集团)公司的五十年风雨历程中,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解困、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的核心领导、都离不开党的建设发展、都离不开党的鞭策鼓舞。
无论是靠精神创造奇迹的创业年代,还是靠解放思想促发展的改革年代,抑或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七煤各级党组织总是站在历史的最前沿,站在社会的最前沿,团结和带领着广大矿工一道探索、并肩奋斗、齐心拼搏、共同奉献。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年代里,由于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也跟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把职工群众的情绪转化成发展七煤、壮大七煤的精神动力,七煤公司党委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使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针对用工制度改革以后,采掘一线党支部力量薄弱和不健全的实际,七台河矿务局党委明确指出,一定要把党支部建在段队上,并着意强调从采掘一线中发展党员,对协议工人党员同固定工党员一样看待,并采取一些宽松政策,发展采掘协议工入党,壮大采掘一线党员队伍。从年到年,全局在矿机关转业兵、二线辅助工种和后备干部中选拔名党员到采掘一线任党支部书记。
在红军创立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对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在条件艰苦、危险常在的煤矿,把支部建在段队,同样起到了稳定队伍、聚集力量的作用,开创了团结一心谋发展、艰苦奋斗思创业的大好局面。
新兴煤矿党委在煤层薄、条件差的情况下,发动广大党员争一流、站排头、比贡献,三年迈了三大步,连续三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全员效率上一吨,减亏万元,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全国薄煤层现场会在七台河的召开,并在会上介绍经验。
富强煤矿党委在矿井新、队伍新、设备新的情况下,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坚持口对口、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实现了“一化双百万”,即:特级质量标准化,年产逾百万吨,减亏一百万元。
工程处掘进队党支部,坚持思想领先,党员带头,带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立井施工建设中,6年转战南北,建成5个立井,先后刷新自己创造的93.5、、、.8米的全国同类施工方式立井建设的新纪录。为创造和刷新这项全国纪录,共产党员、掘进队长吴洪涛一干就是一个圆班,哪里最关键、最危险、最艰苦,哪里就有他和共产党员的身影。在他和其他党员的带领下,工人们大力发扬奉献精神,绞车工谢玉峰,在提升任务重、绞车司机少的情况下,一个月没有回家。绞车房一无床、二无被,就凭一个破棉袄,他在工地上度过了30个夜晚。工人小李,家距工地20里路,一次上班路上,自行车的链子断了,为了不影响会战,推着自行车,步行20里路,按时站在了工作岗位上。正是凭借党员带头、职工奉献的精神,他们创出全月.8米的全国掘进纪录。
在谋发展的岁月里,七煤人仅仅依靠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团结、鼓舞、感召、带动着广大职工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力支撑着共和国煤炭事业的发展。七煤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人的名字,灿若星辰——
天天摸爬滚打在井下,把多名矿工安危挂在心上的全国优秀采煤队长、新立矿共产党员张香石;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率领四名党员冲进冒顶区排除险情的龙湖煤矿共产党员王坤;
“掏心窝子给工人看”的七煤唯一的全国优秀班组长、新建煤矿采煤队队长、党支部委员、共产党员张贵宝;
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破解生产难题,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共产党员王富昌;
……
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我们无法一一细数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面旗帜,插在哪里,哪里就会闪现出光明,哪里就能传来胜利的歌声。
小编工作成果已与此赞挂钩,如果您能为小编的辛勤点赞的话,小编将感激不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