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菌素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0118/4329294.html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矿业是黑龙江省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也是我省有竞争优势和较大发展空间的潜力产业。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事关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稳增长、调结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强和完善矿产资源宏观调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特制定《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年)》
一.现状与形式
1.1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资源种类较多。截至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种(含亚矿种,下同),其中探明储量的有84种,正在开发利用的有59种。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矿业成为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十大产业”之一。
(1)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年底,全省累积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个图幅、12.8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可调查面积的49%,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大幅提升。二轮规划期间,地质找矿成果显著,新发现大兴安岭松岭区岔路口特大型钼矿、伊春市鹿鸣特大型钼矿、黑河争光大型金矿、嫩江县永新中型金矿等大中型矿产地20余处。主要矿产在开采强度持续加大情况下资源储量普遍增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2)矿业经济发展波动较大:
全省采矿业总产值由年的.93亿元增加到年的.25亿元,年开始矿业经济规模逐年萎缩,到年采矿业总产值仅为.2亿元。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控制矿山数量,提高准入条件,培育优质矿山,矿山总数从二轮规划期始的个压缩到期末的个,其中大中型矿山个,占比由6.4%提高到13.8%,矿山年产矿石量由.16万吨提高到.31万吨,建成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矿山。通过结构优化,一些重大矿业纠纷得到协商解决,集约开发、节约利用、安全生产、秩序良好的资源开发新局面基本形成。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轮规划期间,全省开展矿山复绿等专项行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个,治理恢复面积公顷(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率达到14.73%),城市周边、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等地的废弃矿山数量明显减少。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7个,国家矿山公园3个。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已经建立,矿山“三废”排放率和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1.2面临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国内外矿业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矿产资源需求增速逐渐放缓,但需求总量仍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受大宗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影响,我省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亟待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培育新动能,实现矿业结构转型升级。稳步实施矿业管理改革创新,有效破解地质勘查程度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产业化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矿业产业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稳增长、调结构的重大任务。
(1)推动矿业产业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推进东西两环城市圈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矿产开发布局结构。
(3)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矿业。
(4)全面建成节约型友好型社会,提高矿产资源利益共享水平。
二.勘查开发总体布局
2.1勘查开发主要方向与区域布局:
根据矿产资源禀赋条件、成矿特点并兼顾省内工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石墨、钼、铁、铜、铅、锌、金、铀、高岭土、水泥用大理岩、矿泉水、地热15种优势和特色矿种为“十三五”期间勘查开发利用方向与重点。
黑龙江省勘查开发布局划分为四个区域
大兴安岭铜钼金勘查开发区
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西部、黑河西部,是国家26个重要成矿带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床有嫩江多宝山特大型铜矿和铜山大型铜矿、大兴安岭岔路口特大型钼矿、漠河砂宝斯大型金矿和老沟小型金矿、黑河争光大型金矿、龙江后六九中型铜矿、嫩江关鸟河大型水泥用大理岩等。
松嫩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查开发区
包括哈尔滨西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主要赋存有大庆石油及天然气、依安高岭土、林甸地下热水、五大连池矿泉水等矿产。
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铅锌钼金勘查开发区
主要包括黑河东部、伊春、哈尔滨中东部、牡丹江西部,是我省重要的钼、铁、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该区主要有黑河三道湾子中型金矿、逊克东安大型金矿、翠宏山大型铁钨多金属矿和高松山小型金矿、嘉荫团结沟大型金矿、庆安徐老九沟中型铅锌矿和二股响水河中型铁锌多金属矿、宾县弓棚子大型铜锌钨矿、阿城白岭中型铜锌多金属矿、铁力鹿鸣特大型钼矿和二股西山中型铁锌多金属矿、宁安镜泊中型铁矿等。
完达山-老爷岭煤炭石墨勘查开发区
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以东区域,包括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和牡丹江。该区主要有鸡西煤田、鹤岗煤田、双鸭山煤田、七台河煤田、宝清-集贤煤田、双鸭山羊鼻山大型铁矿、宝清老柞山中型金矿、虎林四平山中型金矿、萝北云山大型石墨矿和高地大型石墨矿、鸡西柳毛大型石墨矿、密山马来山大型石墨矿、勃利佛岭大型石墨矿等。
2.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建设:
在4个勘查开发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开发利用条件、环境承载力和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划分出省级勘查开发基地18个,包括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4个。
三.矿产资源勘查
3.1勘查矿产与规划分区:
(1)勘查方向:突出石墨专项勘查,加强金、铜、铅、锌、钼等金属类矿产勘查,加强高岭土、矽线石、硅藻土等非金属矿产勘查,适度安排铀、油页岩、煤层气等能源矿产及宝玉石、萤石、“三稀”矿产勘查,提交一批有市场前景、适合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的矿产地。禁止勘查砂金和泥炭。
(2)勘查规划分区:围绕全省矿业产业发展,优选一批成矿条件好、资源潜力大的找矿靶区实施重点勘查,落实全国规划划定的多宝山-大新屯铜矿、松岭区岔路口钼矿、伊春鹿鸣-小西林钼矿、延寿(滨东)钼矿、漠河砂宝斯金矿、塔河宝兴沟金矿、老柞山-羊鼻山金矿、东宁金矿、东安-汤旺河金矿国家级重点勘查区9个,划定省级重点勘查区81个,其中能源矿产重点勘查区29个;金属矿产重点勘查区26个,勘查矿种包括铁、铜、铅、锌、锡、钼、锑、金、银、铀10种;非金属矿产重点勘查区25个;水气矿产重点勘查区1个。
(3)探矿权设置区:划充分考虑省内矿产资源特点、勘查程度、储量规模、资源潜力等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科学布局、合理设置探矿权,拟新设勘查规划区块个,包括能源矿产81个、金属矿产个、非金属矿产71个,水气矿产5个。在4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中拟新设探矿权勘查规划区块29个,包括鸡西矿区7个、鹤岗矿区3个、双鸭山矿区16个、七台河矿区3个;在2个石墨国家规划矿区中拟新设探矿权勘查规划区块21个,包括鸡西矿区11个、鹤岗矿区10个。
3.2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1.统筹安排老矿山外围及深部勘查;
2.引导商业性勘查;
3.加强综合勘查、综合评价;
4.推进绿色勘查。
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4.1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围绕省内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完善矿产资源开发调控方向,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持续提升矿产开发调控水平。
(1)完善矿产资源开发调控方向:鼓励开采铁、铜、金、银、高岭土、矿泉水、地下热水等矿产,在资源条件好、环境承载力强、配套设施齐全、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集中建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矿山,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限制开采煤炭、钨、石墨,规划期间全省煤炭产能只减不增,除脱困安置替代项目外,暂停审批各类煤矿新增产能项目。禁止开采砂金、泥炭和可耕地砖瓦用粘土。
(2)加强矿产开发总量调控:对铁、铜、金、银等金属矿产创新采矿技术,引进先进工艺,扩大开发规模,提高保障能力。对高岭土、矿泉水、地下热水等特殊重要功能性非金属和水气矿产鼓励规模开发。
全面加强采矿权设置方案管理,按需求投放采矿权;科学合理确定矿区范围,积极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矿山复绿等方面的工作。
4.2开采规划分区:
依托资源基础,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环境功能区战略,围绕区域发展、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划分区管理,合理安排采矿权投放时序,建设开发供应基地,构建协调有序的资源保护和矿产集聚化开采布局,保障资源有效供应。落实国家及省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将本省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划分为重点矿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三类。
重点矿区:国家规划矿区以及资源储量规模达中型及以上,能合理设置采矿权,矿产开发可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采后易于治理恢复的矿产地作为省级重点矿区,共计28个。
积极落实鹤岗矿区、双鸭山矿区、七台河矿区及鸡西矿区4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和萝北矿区、鸡西矿区2个石墨国家规划矿区。建设省级黑河西岗子煤炭重点矿区1个,漠河砂宝斯、塔源二支线等金属矿产重点矿区16个,嫩江、依安等非金属矿产重点矿区3个,五大连池、林甸等水气矿产重点矿区2个。
限制开采区:将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4个地区列为煤炭限制开采规划区,坚持把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控制煤炭新增产能,规划期内不再新建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90万吨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限期淘汰年产15万吨及以下且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年产30万吨以下且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煤矿,以及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引导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加快退出。
限制开采区,严格控制开采规模,严格年度开采总量指标控制管理,减少原煤等低端产品在利用总量中的占比,加大推进“煤头电尾”“煤头化尾”等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科技附加值,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禁止开采区:依据有关规定划分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等禁止开采区个,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严格保护耕地,基本农田按照禁止开采区要求进行管制。
4.3采矿权设置区划
全面落实新立矿业权设置区划制度。全省共设置开采规划区块个,其中在国家规划矿区设置煤炭开采规划区块17个,探矿权转采矿权14个,已设采矿权调整3个;石墨开采规划区块22个,其中探矿权转采矿权19个,已设采矿权整合2个,已设采矿权调整1个。
4.4矿产开发准入管理
进一步提高矿产开发准入门槛,矿山设计开采规模要与矿区资源储量相适应,严格执行差别化的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实行新建矿山最小储量规模准入,进一步调整优化矿山规模结构,鼓励矿山企业做大做强。
1.提高矿产开发准入门槛;2.优化矿山企业规模结构;
五.矿产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落实最严格的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促进资源利用方式优化升级。按照“美丽龙江”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建设绿色矿山,着力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最大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综合效益,绿色矿业发展力争进入全国前列。
5.1.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全面提高节矿标准,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推动矿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1.提高金属矿产节约高效利用水平;2加强优势非金属矿产精深加工利用;
3.推进新能源、水气矿产的开发利用;4.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先进技术推广。
5.2绿色矿山建设
加强矿山生产周期地质环境全过程管理,全面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绿色矿业持续发展。
(1).深化绿色矿山建设:在已建(三批)国家级绿色试点矿山的基础上,按照“应建必建”的原则,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优化绿色矿山建设内容,针对不同矿种、不同开采方式,探索各类型矿山的绿色开发新模式,实现工艺先进、节约高效、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社企和谐。
(2).积极开展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和带动全省绿色矿业达到全国前列,实施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通过全面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优化矿业布局结构、整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争取创建1个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煤炭矿山。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工程,推进新型建材及发电应用,减少新生矸石山;推进煤层气抽采利用和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高浓度瓦斯力争全部利用,推广低浓度瓦斯发电;矿井水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
——金属矿山。提供政策扶持,促进矿山企业提高矿产综合利用率;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加强中、低品位、难选冶的铜、铅、锌、钼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鼓励研发新的矿物分离、富集技术及工艺设备,加强矿山尾矿有益元素的开发利用。
——非金属矿山。鼓励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提高非金属矿产资源利用价值。进一步推广应用矿物复合材料,开发具有特殊新性能的非金属功能材料与结构矿物材料。
5.3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支持矿业城市发展壮大矿业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推进鹤岗、双鸭山、七台河衰退型资源城市和成熟型资源城市鸡西可持续(转型)发展。
1.提高资源保障程度。坚持有序开发、高效利用、科学调控、优化布局,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2.拓展产业多元化。依托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多元发展和优化升级。
3.创建和谐优美环境。矿山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减少,地质环境显著改善,山青水美,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重大工程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
2.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
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4.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
5.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与社会化服务工程。
编辑:安然,责编:谢涛。
猜你喜欢:
甘肃省6个资源产业基地、35个重点矿区发布!
内蒙发布矿产资源规划,12个能源基地、82个重点矿区!
未来几年,四川省矿产发展的重点都在这里!62个重点矿区、65个重点勘查区,云南的矿产要有大发展!
矿物、宝石、地学、矿产等精选文集
请回复关键字:目录
号内搜索历史文章请回复关键字:搜索
投稿建议、转载授权、商务合作
请加个人
矿业在线
长按下方二维识别
您一个,小编工资涨5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