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颠疯怎样治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8.html聚焦核酸检测出入境检验检疫
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就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守初心、担使命,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积极贡献。近段时间以来,全球疫情流行加速,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亿人,病毒变异带来更强的传染性,我国多地发生新的聚集性疫情,本土疫情呈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新一批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典型案例。这是继去年最高检连续发布10批55个涉疫情防控刑事犯罪典型案例以来,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发布的又一批涉疫典型案例。该批案例呈现何种新特点?聚焦哪些新问题?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又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严格依法战“疫”的?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去年,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涉疫案件办理方面依法履职,严惩涉疫违法犯罪行为,为维护疫情防控秩序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此次发布这批典型案例,是出于何种考虑?
答:疫情暴发一年多来,全国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司法办案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余人、起诉余人,其中,全国共查办妨害传染病防治、妨害国境卫生检验检疫等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类案件起。
当前,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加之春节临近,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物流增大,进一步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依然艰巨。自去年4月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涉及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现出不同于疫情暴发初期的新变化、新特点,从刚开始阶段因不服从防控法令暴力伤医、闯卡冲关、隐匿湖北、武汉旅行史造成传播或者传播严重风险,到因防控物资暂时紧缺制假售假、哄抬物价、趁火打劫、借机诈骗,逐渐转变为现阶段、常态下在核酸检测、出入境检验检疫、冷链运输、流行病学调查等重点环节妨害疫情防控秩序,出现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妨害核酸检测秩序、破坏物流进口检验检疫制度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实际危害和潜在危险都很大,行为人有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等犯罪,从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严防散发病例传播扩散,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是中央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的明确要求,更是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在新的一年里依法战“疫”的发力点,需要我们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责任之弦,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进一步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有关法律规定,指导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办理涉疫情防控违法犯罪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编发了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的5起典型案例。
问题二:这批案例涉及哪些新的犯罪类型?呈现怎样新的特点?
答:自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秩序就成为需要刑法保护的重要法益,涉及检测秩序维护、人员流动监控、医护人员保护等,以法律有力保障这一特殊法益,是确保疫情防控秩序有条不紊的关键。
此次编发的这5个典型案例,体现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违法犯罪所呈现的新类型和新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核酸检测领域的犯罪。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核酸检测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外出旅行中,可以保障有效预防、尽早发现、及时阻断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但是仍有极少数人置自身健康与他人利益于不顾,违反相关规定,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造成疫情严重传播风险,危害他人生命健康安全。比如案例三中,在菲律宾务工的余某和唐某明知自己核酸检测呈阳性,为达到乘机回国的目的,购买伪造的核酸检测报告,向使馆隐瞒疫情,申领了绿色健康码,乘坐航班回国,造成了疫情传播严重风险。此外,还存在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以暴力等手段??干扰疫情防控秩序的妨害公务犯罪。比如,案例五中,林某彬、林某祥在排队等候核酸检测时插队引发纠纷,不听劝阻并殴打民警,造成民警面部、肩部等处受伤。
?二是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的犯罪。当前,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物流增加,进一步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但是仍有少数人员心存侥幸,不遵守入境健康检测和卫生检疫规定,导致输入性疫情频发。如案例四中,刘某、袁某、周某等人,在入境货物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尚未作出,海关尚未下达放行指令,不得交付、提取货物的情况下,擅自开具、使用违法开具的出门条,交付、提取货物,导致货物因新冠病毒抽检结果呈阳性被全部销毁,司机、搬运工等多人因接触该批货物被隔离。案例二中,李某明知俄罗斯系疫情国,按照防疫要求不得与境外人员私自接触,仍与前来口岸运送货物的俄罗斯货运司机联系、私下见面,转交物品,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传播危险,致使多名与其接触者被集中隔离管控、多家商铺暂时停业封闭进行消杀处理。
?三是疫情流调领域的犯罪。准确的流调是实现疫情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保障。发现疫情后,相关人员在流调过程中,有如实报告的义务。但是仍有少数人员谎报瞒报流调行动轨迹,造成疫情传播严重危险。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由于个人隐瞒旅行史、人员接触史,造成多人被感染的恶劣案例。比如,案例一中,王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在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和密接排查时进行谎报、瞒报到多个村庄接送孩子、家庭经营小饭桌、到附近小诊所就医等情况,导致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未能及时全面掌握其活动轨迹并确认密接人员,造成疫情传播严重危险。后经疾控部门确认,王某密接人员共计人,其中包括经营小饭桌涉及儿童21人,儿童家长23人。截至目前,王某6名家庭成员中,有2名为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普通型,其余4名为无症状感染者。其他密接人员中,有3人(2名儿童,1名儿童亲属)确诊为阳性。王某不遵法守制,其危害后果十分严重,教训十分深刻。
减少人员聚集、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开展流调等疫情防控措施,是有效监测和阻断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手段。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这批案例涉及的犯罪行为,都是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较常出现的问题。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既需要地方政府科学防控、精准防控,需要现代科技、大数据支持,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修改时补充完善了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情形,增加规定了拒绝执行人民政府依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非法出售、运输疫区被污染物品等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果未能认真、严格遵守,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就可能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问题三:近几个月来,全国多地在进口冷冻食品,尤其是冷冻海鲜食品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样品中检测出新冠病毒,公众对此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