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手足癣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8844.html这几年上上下下都开始重视起了红色旅游,而作为东北抗联战迹地也成为了比较抢手的旅游资源了。能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这是好事情,但有些传闻也被当作史实,被地方领导重视了起来,这就很麻烦。
前些年,双鸭山的一位诗人领导到北京来,我们在亚运村吃饭,那天还有电视剧《悬崖》的编剧全勇先兄,酒桌上诗人和我说金某某在双鸭山一带战斗过,我说这是不可能,他说有证人,为此,我们呛呛了好一会儿。
后来,我和朋友到七台河,竟发现此地还给金某某立了碑,也不知这个碑是表示此人在这里战斗过呢?还是表示其他什么意义,当时也没搞明白。再后来还知道这里还把宝清的十二烈士山、京石泉也搬了来,不仅立碑,似乎还注册了“京石泉”地名。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昨天有朋友给我来电话,谈起了第三路军是否在朝阳山成立的问题,我说根据史料证实,第三路军根本就不是在朝阳山成立的,中共北满省委年5月30日的通告是在铁力发出的,成立的文件都是金策起草的。如果说张寿篯5月30日在朝阳山就知道了通告发出了,他何必又在木沟河又发一遍通告,还把三路军成立纪念歌歌词改了再发一遍,而且还搞了一个宣誓就职。这一切说明,中共北满省委发出三路军成立的文件张寿篯不知道,他知道后才宣誓就职的。关于三路军成立于年5月30日,这是没有问题的,和朝阳山是没有关系的。对此,我写过多篇文章,我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认可。
但这也引起了一些地方的朋友的不满。明明一些已经被证实了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提法,有的朋友还一再坚持,因为这是有利益在后面跟着的。有的人甚至说这是发展地方经济,而且劝我要以大局为重。这让我想起了胡耀邦年9月视察南阳,曾引用《南阳府志》记载知府顾嘉衡判断诸葛亮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的争论而写的一副对联。当时,南阳历史上有一个争论,就是诸葛亮究竟是隐居在襄阳,还是在南阳。当时有一个襄阳籍的翰林顾嘉衡在南阳做了知府,正碰上这场争论。这个官司一直打到京都,皇帝把案子批到翰林院,翰林院又批给南阳知府。顾嘉衡觉得很难办。如果说诸葛亮隐居在南阳的话,他的老家襄阳人就不满意;如果说是襄阳人,他这个知府就很难做。于是,他想了一个方法,用写对联的方式来表达。这幅对联是:“心在朝廷原勿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就是说不要争论了。胡耀邦应邀给南阳干部作报告时,联系当时干部的思想实际,又撰一新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说明“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但以大局为重,绝不能造假。
对照胡耀邦这副对联,我感到黑龙江省的地方干部一心想发展地方旅游,初心是好的,但不能未加考证的把假的历史当真的历史来宣扬,更不能搞“假作真来真胜假”的事情。这样做是贻害无穷的。
共产党的干部还是应该多讲讲实事求是,别让后人指着你们的脊梁骨说,你们搞得的一些红色旅游景点都是假的。
史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