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北京冬奥会冠军,无数人都会想到天才少女谷爱凌,但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的却是与谷爱凌不同的另一位女将,她出身贫寒,从捡废品上学到奥运冠军,足足努力了12年。
她就是范可新,冬奥会的三朝元老,在这次北京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混合米接力赛中,为中国摘得首金。
这个曾经和爸爸、妈妈挤在7㎡的屋子、连冰刀都买不起的女孩,这一次终于站上冬奥会的领奖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你要是刻苦训练,我就不收钱!”
瘦削的身材、短短的头发,乍一看,都以为范可新是个男孩。因为帅气的外形,霸气的姿态,所以喜爱范可新的人都称她为“范爷”。
能够被称呼为“爷”,傲人的成绩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她这一路走来,所表现出的那股子劲头。
年9月19日,范可新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出生。
七台河是冬奥冠军城、短道速滑之乡,奥运名将王濛、张杰、杨扬等都出生、成长于此。
范可新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人蜗居在7㎡的半地下室里。爸爸做生意赔光了钱后,只能靠修鞋、配钥匙勉强维持生计。
有一年的除夕,范可新闹着要吃饺子,囊中羞涩的爸爸妈妈无计可施。
最后,还是好心的邻居端来了饺子。
多年以后,范爸爸回忆起这段往事,依然深感愧疚:“那个时候太难了,对不住孩子。”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所以范可新从小就很懂事。
每次放学回家,她总会顺路捡些纸壳、塑料瓶等废品,用卖废品的钱来买笔和本。
范可新记得,小时候有一条裤子是妈妈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妈妈把它洗干净、缝补好以后,范可新一穿就是好几年。
虽然家里条件苦,但爸爸妈妈还是尽力想给孩子的成长创造好的条件。
上一年级时,爸爸妈妈给她报了舞蹈班,可上了一段时间,范可新怎么也不愿意学了。
因为上舞蹈班要交元服装费。
后来,有位邻居阿姨告诉妈妈,体育场那有小孩在训练,和可新的年龄差不多大。阿姨还说,学体育好,不咋花钱。
去了体育场,正好碰见教练马庆忠带着队员在训练。教练让范可新跑一跑、跳一跳,看她蹦得高、跳得远,是个好苗子,便同意收下她。
范可新又高兴又担心,问教练:“那学费要多少钱?”
“你要是刻苦训练,我就不收钱!”
马庆忠教练不仅没收钱,还花块钱给她买了一副二手冰刀。就这样,范可新踏进了短道速滑的赛场,一滑就是20年。
“我要滑,我一定要滑!”
范可新出身苦,便将命运的改变全都寄托在过硬的成绩上。
她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在寒风中一圈接一圈地练习滑冰,练完以后回家吃早饭,然后再去上学。
冰鞋很硬,孩子们的脚被磨出血泡,有的甚至流血化脓,胳膊上、腿上更是被磕得青一块儿紫一块儿,面对残酷的训练,慢慢地有些孩子就放弃了,不练了。
妈妈也曾动摇过,心疼女儿吃苦:“闺女,咱以后别练了,太遭罪了!”
但范可新不愿意放弃,第二天凌晨4点依旧准时出门。
就这样坚持训练到年,孟庆余教练到七台河选队员,范可新成功通过测试,去了哈尔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滑得更好,范可新也需要更好的冰刀。但对这个贫穷的家庭来说,元几乎是一年的生活费。
孟庆余教练便自掏腰包,帮范可新买了新冰刀,还鼓励她好好练,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家里的条件。
范可新牢记教练的话,练得更加刻苦,很快就成为队里的佼佼者。
一年多以后,她便大放光彩,获得了全国小学生短道速滑米、米等多项比赛的冠军。
拿到奖金时,范可新满心欢喜——把滑冰练好了,以后可以进省队、国家队,为国争光不说,还能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让爸爸妈妈不再那么辛苦。
只要再努力把成绩提高,成为全国冠军,那么范可新就可以进国家队了。
眼看着一切都在好转,可命运却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年,范可新常常感到头晕乏力,腿使不上劲,最后连楼都上不去,一头栽倒在地。
医院后,诊断结果是青春期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长期营养不良和超负荷训练。
医生叮嘱,要养好身体,不能再练了。
但要强的范可新不愿意。她想进国家队,想拿金牌。
爸爸妈妈没办法,家里也拿不出钱来,无奈之下只好给马庆忠教练打电话。马教练把范可新接到自己家中,配合药补、食疗,总算把她的身体养好了。
“这块金牌,我等了太长时间了!”
北京冬奥会上,范可新为中国摘得首金,领奖台上的她泪流满面。
今年29岁的范可新,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已属大龄选手,她说:“这块金牌,我等了太长时间了。”
时光倒逝,回顾范可新的职业经历,各种金牌她拿到手软:
年短道速滑世界杯蒙特利尔站,范可新首次在国际大赛成年组中亮相,并与周洋、张会等队友合作获得米接力冠军。
年,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的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上,范可新获得女子米冠军。
年,在上海举行的世锦赛上,她蝉联女子米冠军。
年9月,她在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女子米项目中夺冠。
年2月22日,范可新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米奖牌。
年至年,范可新在连续三届获得世锦赛女子米冠军。
一路的风光,一路的顺遂,然而在冬奥会赛场上,范可新却格外艰难:
年索契冬奥会,她是人人看好的夺金热门,但在女子米半决赛中,被自己的冰刀绊倒,无缘决赛。
年平昌冬奥会,她第二次征战奥运会,却因犯规被判成绩无效。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是范可新第三次奥运之旅。
29岁的老将,带着一身伤病,仍旧在赛场上拼搏和坚持,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首战告捷,她和武大靖等人在米接力决赛中,凭着高度的默契,拿下金牌。
2月13日,范可新和队友齐心协力,在女子米接力赛摘得铜牌。
赛后,范可新俯身亲吻冰面。
亲吻这片拼搏过失意过也笑过的地方,亲吻自己深深热爱的梦想。
在影视一档节目里,被问及是否会退役时,范可新深情地说:“我不退!这里有我最爱的短道速滑队,这里有我的人生至爱。有我的泪水和汗水,有我的青春和快乐。只要国家需要,我就会继续在赛场上。”
范可新的故事,让我感慨颇多。
同样是奥运冠军,谷爱凌可谓天之娇女,一出生就站在金字塔顶端。
但范可新这个穷苦人家的小孩,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只能选择坚强,用努力改变命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17岁到29岁,12年的热爱与坚持,范可新的3届奥运之旅,书写着勇敢和坚韧,见证着拼搏与不言败的精神。
希望我们不管处于何种境地,也能像范可新一样,勇敢坚韧!遇到困难时,要相信那个强大的自己。
你们觉得穷人家的孩子,实现梦想最大的阻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