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冬奥会无疑是全国人民的一个焦点。我们中国队,特别是中国短道速滑队,不断创造优异的成绩,因此也让一个东北的小城市迅速走红。它就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从这个人口不足70万的小城里面,曾先后走出了10位世界冠军以及一大批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截至到现在,它共斩获了7枚冬奥会的金牌,7枚特奥会的金牌,枚世界级的金牌,还曾总共16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张杰、杨扬、王濛以及范可新等这些世界冠军,都是成长在这片土地之上。
对于如此“强势”的一座小城,不禁让人非常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秘诀,造就了这个神奇的“中国冬奥冠军之乡”?究竟是为什么七台河市可以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的冬奥运动的人才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这样一张图片,这张照片就是在今年七台河市新晋的一个网红打卡地标性的建筑冠军桥。
而对于它的的意义就是,是我国输送冬奥运动人才的培训基地和桥梁。如今,七台河市也被誉为了我们国家冬奥的冠军之乡。七台河市能够成为我国的冬奥冠军之乡也绝非偶然,其实这个谜底就在谜面之上,因为它就是七台河。七台河是东北边陲的一个小城市。
孟庆余当时在市里职教时候的那个年代,一提到七台河市,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黑一白。一黑就是指的七台河市里面丰富的煤矿资源。七台河市可以说是一个因煤而生又因煤而兴起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年作为知青的孟庆余在这里当上了煤矿工人。
而对于这一白,则指的正是冰雪。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是处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更北部,这个地方的冬天来得比较早一些,对于滑冰滑雪就是百姓们日常健身娱乐的首选。对于这一黑一白,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城市特点,但在七台河市却是遥相呼应。
在七台河这个地方,大多百姓的职业都与煤矿之间都有关系。跪着挖煤,站着做人,这是七台河煤矿工人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煤矿工人肯于吃苦、不怕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更是对矿工的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他们形成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永不气馁、决不言败的意志品质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这是七台河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之源,也是七台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运动是七台河百姓日常的健身首选,再加上七台河矿工的精神,就让从七台河走出去的速滑运动员们有着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可以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再苦再累都不动摇的一种精神。
此外,还有当时七台河市体委的领导班子对于冰雪运动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在这几种因素的交相呼应之下,于是造就了今天七台河这个冬奥冠军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