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根两城同缘
文化交流友好合作
江门市与七台河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在两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江门市与七台河市开展广泛合作、增进交流,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为促进江门市与七台河市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七台河市文广新局与江门市文广新局共同举办《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华侨文化,弘扬广大华侨的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月12日,《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博物馆开展。展览由江门市文广新局、七台河市文广新局主办,江门市博物馆、七台河市博物馆承办,江门五邑联合博物馆协办。七台河市文广新局常务副局长张林芳、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超球、七台河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文静、七台河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卢利军等有关领导、七台河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楚绪刚以及江门市文广新局文化科室及部门有关领导、人员、江门市博物馆、七台河市博物馆、江门市文化馆有关领导,七台河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逸夫中学领导干部及学生参加了开展活动。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展览由七台河市文广新局常务副局长张林芳主持
七台河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卢利军致开幕词
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超球讲话
展览现场
领导嘉宾参观《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
展览受到七台河市观众的热烈欢迎。全天江门市博物馆分别给七台河职业学院学生、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逸夫中学领导干部,二年三班和二年四班全体师生等开展了三场精彩的五邑华侨历史及华侨文化讲解。
七台河职业学院、黑龙江省七台河市逸夫中学师生纷纷前来参观,展览受到师生的欢迎和好评,给广大师生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有意义的爱国主义专题教育。
七台河银泉社区党工委参观展览
江门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柳超球出席会议并讲话
江门市文化系统代表与七台河市文化系统代表进行座谈,双方就今后开展更多、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七台河市素有煤炭之都、中国短道速滑之乡、世界冠军摇篮之称,作为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小城,具有优秀的抗联传统。江门,为中国第一侨乡,中国排球之乡、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世界记忆遗产五邑银信所在地。两地人民向来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让观众看到五邑人民在海外的拼搏历史,向我们展现了一代代华侨在海外奋斗、立足、互帮、互助并回馈祖国的壮丽史诗,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通过展览中华侨故事的生动展现,带领观众回顾华侨在海外的奋斗历程,让大家更真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更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作为抗联老区和中国侨都的七台河市与江门市,将秉持各自的优良传统并相互交流,为推进“四个自信”而贡献力量。
展览展出展板97块,展览以多幅珍贵历史照片、馆藏文物照片,图表及说明文字,形象地勾勒出了19世纪中期至今江门五邑华侨华人的奋斗历程以及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故事。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及其祖辈穷则思变,困而思迁,飘洋过海,艰苦谋生,奋发图强,节衣缩食,赡养父母,抚育妻儿的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及传统美德。同时,在各侨居国,华侨华人饱受遭歧视、被排斥的屈辱和痛苦,至盼祖国强盛,积极支援家乡和祖国的革命和建设,投身于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抗日反法西斯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为国捐躯,以大智大勇、义无反顾的英雄行为和气概,谱写了光耀千秋的历史篇章,其中许多具体生动的故事催人泪下,促人奋进。五邑籍华侨为造福桑梓,在兴办实业、发展教育等方面倾家竭力。改革开放以来,五邑侨乡与海外乡亲的联系更加紧密,历史上固有的“华商经贸网络”正在迅速扩大,华资的实力已经大大加强。他们对居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祖国和家乡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
近年来,根据“加强文物保护,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围绕市委政府“中国侨都”城市品牌打造,江门市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华侨文物展览赴北京及外省市展出,《金山伯的荣耀--中国侨都江门五邑侨汇展》《一门三院士共筑中国梦》《和衷共济筑梦中华--孙中山与华侨专题展》《轨迹--华侨与铁路专题展》《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我还是一个中国人--纪念司徒美堂诞辰周年专题展》《四海同根——江门侨史展》等一批侨乡特色展览先后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铁道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水立方、深圳图书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国家重要文化场馆展出,并相继被中央各大媒体报道,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务院侨办等部委领导及首都文博机构和五邑在京乡亲一致好评,增进了新生代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血脉亲情,提高了江门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