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明平远
地方传统文化艺术和民俗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远船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香火龙)、平远红菌豆腐头,还有祭江、扛仙师等民俗活动。
黎锴摄
卓韵淦摄
红色文化浓厚。年至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曾两度来到仁居村,现存有红四军纵队司令部旧址、军需处旧址、后勤处旧址等革命遗址20多处,有全省最多的红军标语墙共条,还建有广东省第一个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为主题的纪念园——平远县红军纪念园。
林向东摄
设施设备齐全。建设仁居镇旅游驿站,规范旅游线路沿线及景区的交通标识牌、公共信息图标;完善文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综合性休闲广场、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对文保资源活化利用、对素庐进行修缮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走进其中
就好像走进一个历史的秘径
走过每一条蜿蜒的街道
那镌刻着历史的文字
让人忍不住想要探寻,那一段红色历史
星影互动传媒摄
行走在红色长廊里
感受红色主题教育
红色电影墙、红色历史挂画、客家传统农耕器具,
一步一景
胭脂河一河两岸的灯光掩映其中
百家姓墙、风雨桥点缀其中
小月海心摄
充满记忆的老物件
说不清它经历了多少风雨
演绎了多少风霜
星影互动传媒摄
客家美食众多,大饱口福
仁居地方特色小食种类繁多,比较有名气的有水豆腐、素酿豆腐、平远红菌豆腐头、味酵粄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平远红菌豆腐头,平远红菌豆腐头还入选了“广东百种传统小吃”。
平远红菌豆腐头平远红菌豆腐头是一种在平远久负盛名的食物。红菌豆腐头由真菌发酵,富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健康养生。红菌豆腐头的食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煲汤,将红菌豆腐头和猪肉、水咸菜一起加葱花等配料煮成红菌豆腐头汤;或者是与猪肉、葱花一起红焖;也可以把红菌豆腐头加盐捣烂,做成圆形豆腐头饼,放在锅里慢慢烘干,切块清蒸、油炸,美味可口。钟安源摄
味酵板将米用石磨磨成粉浆后,掺入一种用布惊烧灰后制成的“碱水”,倒入陶钵中蒸熟,蒸熟后中间有凹下的圆窝,在粄上面淋一些糖浆或者酱油、辣椒,口感香滑。来源于网络
平远仙人粄平远被誉为“仙草之乡”。仙草熬煮滤渣取汁,加入淀粉制作成墨绿色至黑色的仙人粄,切碎加上蜂蜜,再洒上几滴天然食用香精,不仅清甜爽口,还能降温解暑,是平远人离不开的消暑圣品。脐橙平远是“广东橙乡”,平远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所培育出来的脐橙,被誉为“中国的新奇士”,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备一定的营养保健和食疗养生功能。钟安源摄
柿饼由成熟柿子削去外皮,经过晾晒蒸发水分,再经人工挤压定型做成柿饼。平远柿饼的特点是肉质柔软,味香醇厚,清甜可口,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果干。钟安源摄
梅菜干梅菜干是制作客家名菜“梅菜扣肉”的主要原料之一,以种植在无污染山区中经霜冻自然糖化后的新鲜大菜为原料,经过煮、晒、蒸等工序精制而成,保留了大菜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原汁原味的口感,口味醇香、鲜美爽口,令人回味无穷。钟安源摄
萝卜苗茶萝卜苗茶选用优质萝卜菜苗,洗净、切短、加入精盐、姜丝腌制晒干而成,是客家人常喝的传统保健茶,咸香润喉,味道独特,冲泡饮用具有健脾消滞、清热消炎、解暑、凉血的功效,搭配肉类做菜可消除油腻。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仁居的特色美食不仅是这些,还有油炸灰水粄、粘压粄、炸豆腐、百香果、娘酒、黄粄、人缘粄、番薯干、柿子、茶油、笋干、蜂蜜、咸鱼丸、蒸肉饼等等等,好吃到停不下来!左1/2、右来源于仁居镇,左3笋干来源于网络
特别是圩日之时,这里便热闹非凡,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特色汤料、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日用品挑到圩场进行交易,圩日到,不妨来仁居镇好好淘个宝。韩峻摄
一口美食,一寸食光
平淡无奇的时光里,品一口
心头也会有星光闪烁
小月海心摄
缓慢的时光
滋养着小镇丰盈的灵魂
从桃红柳绿,到秋月冬雪
在岁月里重重叠叠
假日旅游摄
(来源:平远旅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