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重要遗址革命通览
七台河市展示
李成林烈士牺牲地
李成林烈士牺牲地位于七台河市勃利县大四站镇福兴村。
李成林,年出生于朝鲜咸镜南道咸州郡。年随父母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县磨刀石,后又迁到宁安街、黄旗屯等地。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到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总部工作,任总部的宣传部长。年秋,调到密山做区委领导工作。密山县委成立时,任县委宣传部长。年夏调到勃利,任勃利区委书记。同年10月,勃利区委改为利县委,任县委书记。李成林常年跋涉在依兰、勃利、桦南以及宝清、密山接壤的深山密林之中,联络抗日队伍,走村串户宣传抗日,建立民众抗日会组织。日本人为此对李成林恨之入骨,利用特务和收买叛徒,千方百计对他进行追捕,都被李成林巧妙躲过,化险为夷。年6月,李成林与抗联第四军二团副官刘喜去依兰的“黑背”开会,经过勃利县大四站镇的“马粪包沟”(现勃利县大四站镇福兴村北)时,听说当地有队伍驻扎,误以为是抗联第四军二团的部队在此,直奔过去,不料却是土匪。二人被土匪抓获,当天即被杀害。李成林牺牲时年仅32岁。
在烈士牺牲的地方,立有纪念碑,上刻勃利县委书记李成林烈士字样。年,勃利县委将李成林烈士纪念碑迁往西山烈士陵园。
年7月,李成林烈士牺牲地被勃利县委、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成林烈士牺牲地」勃利县西山烈士陵园
勃利县西山烈士陵园位于七台河市勃利县勃利镇城西街铁路西山。
勃利县西山烈士陵园始建于年6月,占地面积平方米。内有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烈士纪念塔、抗美援朝烈士纪念塔、解放战争烈士纪念塔及烈士墓10座,安葬着84名为解放中国东北而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以及何忠国、刘曙华等名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勃利县民政局在年6月对抗美援朝烈士纪念塔、年7月对抗日联军解放战争烈士纪念塔分别进行了翻建,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全面修缮,以供后人瞻仰。
何忠国,湖北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后到苏联学习,年回国,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兼一师政治部主任。年6月17日,何忠国率二、三团在勃利县马鞍山被多名日军包围,在战斗中身中四枪,壮烈牺牲。
刘曙华,原名李学明,到东北抗日联军后化名刘曙华。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早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在苏联海参崴列宁学校学习,年4月回国,先后担任中共勃利、密山县委书记、穆棱县委代理书记、抗联第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抗联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年6月,抗联第八军三师师长王子孚叛变,刘曙华被叛徒杀害。
年10月,勃利县西山烈士陵园被勃利县委、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勃利县西山烈士陵园」
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
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茄子河镇东升村仙洞山东南侧。
年,七台河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动工修建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位于仙洞山东南麓,占地多平方米,在陵园中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年,为郝贵林烈士和杨太和烈士敬立了纪念碑,修建了烈士墓。郝贵林,年出生于热河,后逃荒来到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并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哈东支队政治保安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保安连连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团团长、第三军第四师师长、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等职。年7月,郝贵林率领十几名同志到勃利县青龙山小五站为部队筹集给养经费,遭到勃利县多名日伪军的攻击,战斗中受伤壮烈牺牲。杨太和,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年,全家迁居到黑龙江省密山县。年初,他在密山县同苏怀田、田宝贵等十余人组织了抗日武装,后投奔了抗日救国军,被编为补充第二团,杨太和任该团第三营营长,后又担任了副团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抗日救国游击军第一团团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团团长、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一师师长等职。年9月,杨太和率队路经勃利县缸窑沟时,突然遇敌,战斗中壮烈牺牲。
1年,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七台河市革命烈士陵园内的杨太和烈士之墓」
来源|黑龙江重要革命遗址通览
排版|赵超岑露
统筹|杨晓蕾孟宪莹
监制|刘梦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