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为第32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均衡饮食限糖减酸洁白牙齿灿烂微笑”。第五小学开展了“龋齿的防治”专题讲座。
一、概述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齿有咬切、撕裂、研磨食物,维持面部结构,辅助发音等功能。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为乳牙,共20颗。另一副为恒牙,共28—32颗,第3磨牙一般在17岁以后萌出,又称智齿,智齿也可终身不出。
二、牙齿的构造
牙齿分牙冠、牙颈和牙根三个部分。牙冠是牙露于牙龈以外的部分。牙冠表面覆盖有一层釉质,釉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硬度近似石英。牙根是嵌入上、下颌骨牙槽骨内的部分。牙根表面包有一层牙骨质。牙颈是介于牙冠和牙根之间的稍细部分,外包牙龈。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内部的空腔称为牙腔。活体牙腔内充填有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合称为牙髓。血管和神经由牙根尖孔出入。
三、什么是龋齿
龋齿也被称为蛀牙,是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被进行性破坏的疾病,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病程发展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引发牙髓炎、根尖炎甚至颌骨炎症等并发症。
四、龋齿的病因
龋齿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糖(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紧紧贴附于牙面,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五、龋齿的临床表现
1.浅龋
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
2.中龋
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3.深龋
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六、龋齿的治疗
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由于牙齿结构特殊,虽有再矿化能力,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除少数情况可用药物外,均需根据牙齿缺损的范围、体积采用充填术、嵌体或人造冠修复治疗,以恢复形态和功能。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销酸银和氟化钠等。
2.银汞合金充填术
3.复合树脂充填术
4.酸蚀法光敏复合树脂充填术
5.嵌体
七、龋齿的预防
1.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使用保健牙刷、含氟牙膏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手持牙刷柄,刷毛倾斜45°角,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
2.使用漱口水,提高牙齿抗龋能力。蜂胶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活性,含有蜂胶的漱口水对牙菌斑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预防龋齿。
3.科学饮食,控制糖类摄入。均衡的饮食、适量分配一天中的各餐,对坚固牙齿十分有利,有利于牙齿更好地抵抗刺激。脂类、某些蛋白质(奶酪的酪蛋白等)、矿物质(磷、钙、氟等)还有维生素D具有抗菌作用,能限制釉质的无机盐排出。补充奶制品,奶制品带来了钙质、磷质和维生素D,维生素D将增加钙和磷的吸收。多喝矿泉水,它是氟的天然来源。天然矿泉水满足了人体对于氟的需求量。氟可以增加牙齿的釉质的坚固性,保护牙齿免受微生物的侵蚀。糖类食物(如巧克力、奶糖、糕点、甜饮料等)容易粘在牙齿表面,为致龋细菌提供营养,因此应该尽量限制糖类食物的摄入量。不要在睡前吃零食,尤其是甜食,以免糖类食物粘在牙齿上发酵,使牙齿腐蚀损坏。
4.窝沟封闭:儿童可在3~4岁(乳磨牙)、6~7岁(第一恒磨牙)、11~13岁(第二恒磨牙)这几个年龄进行窝沟封闭,将易于产生龋病的点隙裂沟封闭,起到屏障作用,从而防止龋病的发生。此法为儿童青少年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
5.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及早治疗。阻止龋病的继续发展和加重,引起牙髓炎或根尖炎。
6.青少年、成人每年最好进行洁牙(洗牙)一次。
7.餐后可使用牙线清理牙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