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
我们应该怎么做?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应该怎么做?为更好帮助、指导全市各行业复工复产、引导广大市民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本台记者就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王艳云。
春节过后,我市各大企业和饭店等市场主体相继复产复工,文化、娱乐、网吧、歌舞厅、体育健身等公共场所接待人数比例也不再受统一的限制,这无疑给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然而,面对人员的大量流动,也给相关主管部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精准防控带来了严峻考验。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王艳云为此建议。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王艳云:生活服务类场所、室内场馆要加强室内通风,正确使用空调,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餐饮场所要分餐或用公勺公筷;影剧院、游艺厅、网吧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强化人员健康监测,做好通风消毒。
各类公共场所防范举措落实到位,那相关行业工作人员作为个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又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王艳云这样支招。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王艳云:司乘人员、食品从业人员、保安、客运场站服务人员、教师、警察、环卫工人、快递员、理发师等重点人员要加强健康管理和监测,做好戴口罩、勤洗手、戴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农贸市场、早市、集市等卫生死角地带,在冬天会积存大量的垃圾和杂物。王艳云建议全市各部门要及时广泛发动、全面开展消杀消毒和环境整治,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王艳云: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清除垃圾、做好环境消杀、做到无卫生死角,重点做好除“四害”工作,减少病媒生物滋生传播疾病。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局部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市疾控中心提醒全市人民,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加强入境人员及物品管理,继续保持高度的防范意识并做好个人防护。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控制科科长王艳云: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外出时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品。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立即就医。
图文/视频健康中国七台河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信春华李辉
.3.22
中国
七台河
重点推荐
原标题:《七台河: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