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运河中学春雨文社暑期习作展示
TUhjnbcbe - 2024/12/20 15:35: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的是风景;一个诗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到的都是诗。高二年级学校组织了杭州研学,能从短暂而匆忙的旅程中看到这么多优美的风景和诗句,这不仅是丰富的积累,更是对历史,对文学的一种情怀。行程已尽而诗情无限,你来,我便读给你听

(本文发表于年7月《通州时讯》第6版)

江南游记

原高三12班周泓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熏风初入弦,柳杨咽蝉声。夏至未至,我们奔赴前程。动车驰骋过前朝的春风十里青青荠麦。身靠着通透的玻璃窗,感受着不同于百年前马车的颠簸震荡。南方的阳光以南方的独到角度斜射入眼,眸光尽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每个人都在殊途同归地期待触手可及的远方,早在识海演练万遍的相遇使静坐和等候都像是要经久重逢。

渐向南,入目水泽愈丰。塘洼时时分嵌于野地田园,天幕色泽清浅,似欲笼覆水色人间。车途且尽,弃舆从舟。向导姐姐一路开腔都带着吴言侬语的温软轻柔。中国京杭文化运河博物馆是此行第一站。昏黄灯光里古运河剪影隐隐成形。白描工笔,浓墨疏彩的长卷和静静伫立于光影中雕塑,似将千年来流传的古老故事喃喃不断向来者诵吟。

离开博物馆,自然而然就涉阶而上。青石板间缝生着旧苔痕,街亭和巷道皆有爬山虎攀附半身。古色古香的医馆书坊,咖啡店门口老猫被人语声惊上了墙,两盆红的、白的蔷薇挤得窗台门槛不剩丝毫宽敞。

乘上绕行运河的船,看着两岸鸥鹭时舒心起降时掠岸疾飞,水浪暗旋拍击着船舷。耳畔是历史回溯般的讲解,满眼是出尘的水光和凝结了心动的江南天色。盯着虚空出神,找不出纷舞于中的微尘;仰起下颌舒气,亦尝不到干涩呛人的土灰。这里的天气如同姑娘的眼波一般灵动润泽,置身于中,步步皆似灌注着情怀。

半路恰逢积香寺的牌坊,又想起白居易晚年笔下的江南。难怪韦庄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今朝乍遇,已然一见如故;青山不改,当有幸重逢。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西湖的五月无雨无波,浮面的浅萍尚未成荷。水风似有若无地摇柳,远处山矮,青雾缠扯了一层又一层。忘了是谁写过,“画影柳青青,锦书慢慢行”。似乎像这样的风景,需得引尽人间空濛,掺三春之绿入墨,五色泼遍方绘丹青。白居易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导游一路着实聒噪,湖上往来渡船也华丽地近乎刻板而不解风情。直走到西泠桥侧钱塘苏小小墓,慕才亭畔,方见有客船形似上弦之月,船家清瞿干练,颇有古意,过客见了,竟似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畅意豁然而生。

西泠印社当真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白围墙、黑瓦檐,松石映目,廊庭回勾。水榭静雅,而下有锦鲤游逗;苍苔攀阶,折上复山亭茅庐。涉而未涉之处,远而未远之景,迂回掩映替互织补,非一览之可穷也。

楼外楼名声在外,使人未食而先慕其声色。在浙江博物馆的参观,更加让人感觉不虚此行。尽管我们没有时间去充分参观每一个展馆,然而目之所见来自每一个时空的每一件古物、每一幅照片,都似乎能与来者产生一种微妙的共鸣。当你静默于黑暗中注视那冥冥灯火,恍如隔世的记忆随着那些古老故事的讲述而缓缓复活。隔着玻璃,却分明触碰得到它,器身上那些的反光都似其言也善的老者才有的眸光,大智若愚,深藏功名。你随着人群在走,却自有定数,仿佛彼此已经约诺了前年,只为在此时此间相遇。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乌镇真真是个甘老于此的好地界儿。杭州,古来多少人认同的花柳缠绵地,人间富贵乡,竟有这么一处,烟火气儿里更掺混着仙气儿。当年朱自清夜游秦淮,桨声灯影里看那水都似是六朝脂粉所凝,而今我们邂逅乌镇,看那水色竟也似脂砌粉堆般凝厚。深处是祖母绿,浅处为鸭蛋青,深浅交接似潜藏于波浆动荡的涟漪里,篷船驶来又驶去,像雕匠开料将琢之时正中春带彩的那刀,又如画师填上好颜彩后晕开水色的那只画笔。

青石板的小路就窄窄地铺在那蜿蜒的河道上。街巷也窄,有时一眼望不到前。也许隔过三五个屋檐,就突然发现一个路断处,三五个石阶没入水,船翁远远就撑起摆渡的长杆迎向招呼。黑白般配的巷道墙都矮,矮到似乎墙内只要踮起脚,就足够伸手舀起月下花前风,拥无边水色与满天星辰入怀。爬山虎随风掀动,碧绿碧绿的丝缕缱绻攀延着楼阁飞檐,似小家碧玉多情青丝铺满了情郎的肩。迷路在桥畔水边,巷弄街沿,都有一种沾染水韵风魂的感觉,仿佛此生居于此,便可与青竹共老,与山月共情。街市繁华却不聒噪,连沿铺掀锅腾起的蒸汽,堂店门前张罗的灯光,都带着一股子静气。仿佛那些美艳到张牙舞爪的盆花,高傲到对过客的哄逗不屑一顾的老猫,客栈熬的茶,楼里卖的酒,弯腰在天井里洗手穿着碎花裙子的姑娘,端坐案前挥毫泼墨的男子,都是因天命而存在于这里,聚集,相辅相成叫人流连忘返的人间烟火气。难怪盛世人也咏歌祈愿: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就这样吧,愿今夜少眠,愿我们再分一缕神识,久驻这小桥流水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上苏杭,来得是“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去拙政园,道得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只认他乡似故乡”。

有缘是,此间此景,似曾相识。抄手游廊迂回有度,雕瓦飞檐门楹刻桷。水榭通透,中设琉璃窗牖玳瑁床;池湟慵漫,上卧翠鬣红毛双鸳鸯。窄萍层起,循风而错;修竹持节,收扈而碧。假山景,月亮门,移入为出。穿亭过桥,极目可览尽庭花。

抬望眼,留恋处光彩如昨;极娱游,眄睇间游人如织。行走在园子里,举手投足都带了清闲。想来热爱这里的古人也都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不慕佛圣不羡仙,只求现世安稳慕浮世清欢的性情中人。所以与谁同坐轩有联“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绣绮亭旧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人横行于世,有此一方净土得以暂片之安然,幸甚至也。

点评: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的是风景;一个诗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到的都是诗。高二年级学校组织了杭州研学,能从短暂而匆忙的旅程中看到这么多优美的风景和诗句,这不仅是丰富的积累,更是对历史,对文学的一种情怀。行程已尽而诗情无限,你来,我便读给你听。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河中学春雨文社暑期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