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路走来,风光无限。广大青年民警崇文尚武,拼搏探索,红心向党,或于平凡岁月,暖心为民,或于专业领域,精益求精,或于扫黑除恶,披肝沥胆,追梦不负青春,奋斗不负时代,他们用蓬勃朝气、才华锐气、警风正气唱响青春之歌。
武大涵,男,28岁,汉族,中共党员,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鸡西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专案二大队四级警长。年1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年5月被共青团鸡西市委员会授予“鸡西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被鸡西市公安局授予“最美青春逆行者”荣誉称呼,并荣获年度优秀公务员。
他艰苦奋斗、破解难题,打击黑恶显成效
年1月22日,武大涵受支队指派赴七台河市参与侦办省厅牵头督办的七台河市“郑氏家族”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专案代号“11.22”。该犯罪团伙的头目郑氏姐弟笼络袁某等诸多成员,欺压群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财富,在专案期间,他参与到专案的每个环节,还承担着侦查组的综合内勤工作,不但豪无怨言,而且能够出色的完成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面对嫌疑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庞大的经济实体,案发时间久远等不利于调查取证的条件因素下,专案组初期侦查工作开展异常艰难,郑氏姐弟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并且与涉案人员订立攻守同盟,甚至跟踪监视专案组人员,给专案工作造成极大阻碍。但他始终冲锋在前,在案件前期侦办过程中二主犯“郑氏姐弟”及骨干成员袁某拒不认罪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和专案组的领导、战友精心设计审讯方案,做出详细审讯提纲,因涉案人员众多,为避免同案人员串供,均采取异地羁押,他克服实际困难多次辗转异地,长时间在封闭的提审室,多天提审工作中午不休息,在嫌疑人休息的午休时间抓紧在提审区吃口盒饭,以免中止提审外出后无法及时“抢到”提审室,晚上回到酒店为保证第二天提审顺利进行他来不及休息,制作精细的讯问提纲,在他和战友经过多天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打开突破口,为案件的下一步侦查工作奠定基础。
整个专案武大涵参与异地查办余天,辗转6省13个地市调查取证,行程上万公里,最终成功打掉该黑社会性质组织,铲除危害一方的毒瘤,抓获涉案人员50余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犯罪28人,涉及罪名22个,犯罪事实44起,移送卷宗册,随案移送财物3亿余元。他爱岗敬业、以岗为家,忠诚履职显担当由于工作性质原因,出差办案对于武大涵来说是常态,也习惯了“背包”就走,但武大涵心理清楚,这是扫黑除恶的攻坚之年,此次参加专案必是一个持久战。接到任务的那一天他的妻子已身孕3个月,正是需要爱人多陪伴的时候,但武大涵没有退缩,接到任务后立刻整理行李前往专案组报道,此后武大涵没有陪过妻子参加过一次孕期体检,在妻子怀孕5个月时,孕检得知转氨酶指标高出正常值10倍以上,医生建议终止妊娠时,武大涵正身处鹤岗市准备提审嫌疑人,在与妻子通话过程中是同事感受到了武大涵的紧张和不安并向专案组领导汇报,在领导和同事的劝说下才赶回家带妻子到哈尔滨检查,听取治疗方案后将妻子送回家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临近预产期时,专案组领导多次让武大涵将手头工作和其他同事交接回家陪陪妻子,武大涵知道专案组工作任务多、压力大,每个人手里都有很多工作任务,直到妻子临产的前3天武大涵才返回家中,在妻子出院返回家中最需要丈夫陪伴的时候,因工作需要武大涵再次背起行囊返回了工作岗位,当案件第一次诉讼后返回家中时,孩子已经百天了。
他临危受命、不畏艰难,疫情面前显忠诚全民参与抗击疫情,党员干部做好先锋带头作用,他将不满一周岁的孩子交给妻子一人照看,下沉基层,第一时间到社区报道。他在寒冷天气里拿着钢丝、铁网、板钳按照社区规划对整个辖区道路、居民小区的出入口进行封闭,物质紧缺,就地取材自己搭建支撑架,历经近20天的时间完成了对道路小区封闭的任务,每天回到家中手脚被冻的僵硬,长时间的用力握钳,手已经拿不起重物。在此期间对翻越封闭围挡的群众进行劝阻,对不理解不愿配合的群众他耐心的向其讲道理、讲政策,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自愿执行政府的决定、命令。在疫情期间依然坚守在扫黑除恶一线,不顾个人安危赴异地侦办案件,身着防护服进入看守所提审提讯,为避免上厕所工作期间不进食进水,疫情面前真正体现出了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武大涵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岗为家,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在学习上,积极加强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在生活中,武大涵同志时刻树立自身形象,团结同事,时刻以一名共产党人要求自己。以百姓公仆的情怀、人民警察的忠诚,成为让党放心、人民群众满意、不法分子惧怕的一名刑警。
编辑:王博涵孟迪
审核:杨石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