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内蒙古各级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坚决贯彻全国全区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公安机关使命任务,按照政治第一、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的工作要求,大力弘扬新时代“内蒙古刑侦精神”,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安定、切实保障人民安宁,成功侦破了一个又一个大案、要案。在侦查破案、追逃攻坚、应对新型犯罪和刑事科学技术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为进一步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激励引导广大公安民警辅警忠诚履职、担当尽责,坚决做“两个屏障”忠诚卫士,我们将通过短视频分享的形式,走进他们的故事……
今天推出的人物是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杜斌。
个人资料
人物档案:杜斌,39岁,党员,三级警督,现任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
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先后获评市级破案能手、盟级破案能手、市局先进个人等荣誉。
座右铭:侦查破案就像解难题,每一道题有每一道题的解法,没有可套用的公式。
在乌兰浩特市公安局,人们把杜斌称为破案尖子,他也确实是名不虚传,年以来,他组织侦破现行命案5起、命案积案1起。
年8月2日,犯罪嫌疑人李某伙同他人在乌兰浩特市一居民小区持刀杀死一人、捅伤两人后潜逃。案发后,乌兰浩特市警方对李某布网追捕,但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年6月,杜斌初到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还是一个刑侦新兵,第一次大考很快就来了。年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对网上逃犯进行抓捕,这是杜斌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统一行动。任务下达:抓捕历年命案网上逃犯李某。
杜斌从核查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的户籍信息入手,了解到李某逃跑之前曾在煤矿挖煤,杜斌走遍了乌兰浩特市及兴安盟周边的大小煤矿,特别是对乌兰浩特市籍的挖煤工人逐一见面,逐一登记,依然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然而,杜斌从来没有放弃对李某的追捕,只要出差办案到了有煤矿的地方,他总要请求当地的派出所民警和他一起到煤矿去走访,对乌兰浩特市籍的挖煤工人进行排查,查找李某的蛛丝马迹。时间过去了八年多,杜斌已经从一名刑侦新兵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尖兵。
年,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云剑行动”,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强力缉捕在逃人员,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杜斌主动请缨参加“云剑行动”,决心将李某抓捕归案。杜斌运用近几年出现的刑侦新技术新手段对李某及其亲属进行了细致的排查,请求上级公安机关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可疑人员进行比对,同时又整理了这些年自己走访煤矿的记录,对未能走访到的煤矿逐个分析登记。然而潜逃了近20年的李某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任何线索。
杜斌又把侦查重点放在黑龙江省的煤矿资源型城市,他带领侦查员逐地走访摸排,但由于近几年小煤矿关停并转,现在能进行作业的煤矿已经不多。杜斌分析,随着李某年龄的增长,再下井采煤的可能性已不大。杜斌转变思路将煤矿职工生活区一些下岗再就业的工人列为排查重点。经查,发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内蒙古籍务工人员较多,且在当地已经定居,杜斌和当地刑警一起在七台河市煤矿职工生活区化装侦查,以社区登记为由逐户进行摸排,查到一片拆迁区,这里大部分住户已搬走,只有少数租房户和无家可归人员在此居住,杜斌和当地民警又对拆迁区住户排查走访,当民警走进一个收废品的住户时,一名自称姓吴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杜斌的注意,因为当民警向该男子询问身份信息时,该男子说自己身份证丢了,也不记得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民警根据其所提供的姓名在当地户籍系统和全国户籍信息中均查询不到,此人疑点颇多!杜斌让其他民警拖住这个人,自己在一旁观察其面部特征,又与头脑中李某的在逃信息网上照片比对,进一步确认该男子就是在逃人员李某。时机成熟,杜斌突然向李某亮明身份,李某先是一愣,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最后承认了自己杀人后改名换姓潜逃的犯罪事实,至此,潜逃近20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被抓获归案。
在近十年的刑侦工作中,杜斌主持和参加侦破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余起,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余名,抓获部督厅督等各类网上逃犯余人,办案和追逃行程累计上百万公里,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
编辑丨李仁龙
编校丨魏汉中
主编丨唐建权
审核丨于小村
出品:内蒙古警界全媒
原标题:《攻坚能手
杜斌:勇于亮剑无悔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