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就是尺!”中国短道速滑冲击北京冬奥首金的时刻,王濛在解说台上拍案而起,奉献了金句。这样的激情背后,是她对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热忱与执着,王濛身上那份为梦想不怕天高的少年心气,从未消失。
两届冬奥拿下四枚金牌,成为中国冬奥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卫冕的运动员;七次打破世界纪录,女子短道速滑米项目中第一位滑进43秒的选手。作为中国代表团冬奥会历史上斩获金牌最多的运动员,王濛以绝对的实力统治了短道速滑领域整整一个时代,带领中国队走向了世界舞台的巅峰。“当我有机会身穿印有国旗的衣服、站到国际赛场上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这就是我的使命。”
运动员生涯告一段落之后,她先后担任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主教练与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组组长。在此期间,为国家队培养了多位世界级人才,完成了从成为奥运冠军到培养奥运冠军的跨越。
从冠军运动员、到冠军教练再到金牌解说,王濛在每一片人生赛场都都缔造着自己的传奇。近日,她在《读她》节目中坦言:“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我的人生字典里就没有平稳安稳度过的事。”
为短道速滑而生创造中国冰雪历史
年,王濛出生在冰雪之省黑龙江七台河市,7月酷暑呱呱坠地,仿佛预示着她拥有立于冰雪之间的顽强,又有热烈似火的奔放、张扬。
王濛自幼热爱滑冰,而且天赋异禀,在十岁时就被选材的滑冰教练相中开始专业训练,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短道速滑生涯。
在年都灵冬奥会上拿下短道速滑女子米冠军,她之后又在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女子米、米和米接力三枚金牌,成为中国短道史上第一个单届“三冠王”。她7次打破短道女子米世界纪录,并把女子米带入43秒大关,缔造了冰场上的“王濛时代”。
“有我在的比赛,别人只要争第二就行了。”关于“王濛有多厉害”这个话题,王濛背手“颓废撞线”的名场面成为了代名词。
温哥华奥运会卫冕之后,王濛经历了许多。正当她踌躇满志,全身心地准备年索契冬奥会时,在一次训练中,王濛与一个突然冲过来的男运动员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右腿严重骨折,最终无缘索契冬奥会。而后,她也带着遗憾淡出了冰场,也奔赴了下一个人生赛场。
她在《读她》节目中坦言,对于这段经历早已释然。
王濛的人生赛场:敢为人先
在年逐渐淡出赛场之后,王濛的曝光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一个为冰雪而生的传奇,又怎么会离开心爱的冰场呢?
年平昌冬奥会之后,王濛先后担任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主教练与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组组长。先后指导过武大靖、宁忠岩等世界冠军成员,并为中国冰雪引入了安贤洙在内的教练人才,进一步壮大了短道速滑的队伍。而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王濛以另一种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回归。
王濛之于冬奥会来说,有着不同的传奇色彩。都灵的初出茅庐,温哥华春风得意,索契的壮志未酬,再到北京冬奥会,王濛以“解说”的身份回归,她将女性运动员特有的自信和张扬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咪咕视频解说冬奥期间,她的一句“我的眼睛就是尺”成为了经典名句,在人生另一个赛道上成为了“顶流”。对于这件事情,王濛有更深刻的体会。
她在《读她》节目中坦言,长时间的热搜第一让她心里有了一定的负担。“希望大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