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最美基层民警刘欣群众的贴心小棉袄
TUhjnbcbe - 2025/6/6 22:00:00

来源:龙警

“闺女你有多久没来了?工作又忙呢?最近身体怎么样啊,看看又瘦了!”10月15日,七台河市公安局戍企分局桃南派出所民警刘欣刚推开辖区70多岁张奶奶家的门,老人便上前拉住了刘欣的手问这问那。刘欣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张奶奶家了,但是张奶奶和她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说起张奶奶,刘欣坦言大约三年前两人相识,第一次见面时,她正在院子里干活。在交谈中得知,老人已经78岁了,儿子患有尿毒症,医院做血液透析,平时都是靠张奶奶靠捡废品为生。了解情况后,她二话不说脱下了警服,抢过张奶奶手中的工具,直接把剩下的活全都干完了。从那以后,刘欣隔三差五就会拎着各种吃的用的来探望张奶奶,帮她干干家务,唠唠家常。时间长了,老人对她的感情越来越深,每次刘欣离开她家的时候,她都站在门口迟迟不肯回去。

在刘欣看来,做好社区民警就是要当好“闲事委员”,要时时刻刻将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之事装在心上,聆听群众心声,善听群众怨声,回应群众诉求,以热心换诚信,以诚信换诚心,带着耐心、真心、细心做好社区工作。

耐心构筑连心桥。从事社区工作以来,她把群众当亲人,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情、办百家事。辖区群众有问题都愿意找她谈,有困难愿意和她说,有纠纷愿意找她调解,她耐心为群众服务,多次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次,辖区61岁的郑阿姨急急忙忙地来桃南派出所找到刘欣,“小刘,你看看这该怎么办啊?孩子都快结婚了,还没有户口呢,这下结婚证都办不了了,这可急死我了!”原来,郑阿姨和女儿都是黑户,孩子结婚证无法办理,遇到了难题,郑阿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热情的派出所民警“小刘”。刘欣当即联系郑阿姨原户籍地公安机关,并与郑阿姨出生地村委会沟通联系,还辗转找到郑阿姨多年的老邻居、郑阿姨女儿的同学等进行调查核实。经过一个多月的东奔西走,收集到相关证明后,按政策帮助郑阿姨母女办理了落户。三年来,刘欣为辖区百姓办实事余件,收到锦旗、表扬信26件。

真心换取警民情。刘欣负责的辖区共有居民余户,常住人口余人,既有密集的楼区,也有不规则分布的平房,她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宣传单上、写在温馨提示卡上,平时遇到社区群众疑惑需要帮助,她及时递送到群众手中,方便群众联系。年5月,正在辖区开展“平安之夏”大会战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她突然接到辖区张大姐的来电,接通电话,另一端却传来一个稚嫩慌乱的声音:“刘阿姨,你能来我家一趟吗?我妈妈突然不能说话了……”快速赶到现场后,她发现满脸虚汗、嘴唇发白的张大姐已经深度昏迷,倒在沙发上,她赶忙敲开邻居家的门,嘱咐邻居帮忙看管好孩子,使出全身力气,背起张大姐就往楼下跑,好在同事接应及时,将医院。自身患有重病,体重还不到80斤的刘欣脸色苍白、大医院地上,派出所的同事都心疼的说:“她(刘欣)自己就是一个重症病人,这么弱的体质,把人从四楼背下来,真是难以想象,这份意志让我们既佩服又感动”。她却说:“当时来不及多想,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细心编织平安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她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没有声名远播的事迹,没有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无缘街头擒凶时的凛然和无畏,只有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走家串户登记信息,力求基础信息的真实性、鲜活性、准确性;不辞辛苦整理装订录入各类工作档案,力求警务工作资料整齐规范。“平安之夏”大会战开展以来,她以忘我的工作热情创新开展了集辖区人口管理、反诈意识宣传、矛盾排查化解、涉稳风险稳控、重点人员管控等社区民警主要工作为一体的“五平安”工作法,以“传统+科技”的高效工作模式,与辖区群众天天面对面,时时键对键,刻刻心贴心。会战以来,她成功处置分管片区警情16起,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7件,提前发现上报涉稳行动性苗头13次,及时教育稳控准备集访人员30余人,以“辖区治安零发案、居民财产零受损、信访投诉零发生、重点人员零失控”的优异成效在全市民警中发挥出鲜明的先锋引导作用。

十年来,由于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她始终在与病魔抗争的逆境中度过,社区民警工作任务繁杂,她没有因为自己是有病之躯便拈轻怕重,而是将“活”的意义倾注到为社区平安和服务群众中,用心守护着辖区的和谐与安宁。十年来,她帮助的群众既有养老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也有精神病人、社区戒毒人员。她常说:“帮助一名群众,就可能挽救一个家庭”。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安民警的使命担当,用无悔与奉献践行了从警时的铮铮誓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美基层民警刘欣群众的贴心小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