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振家声还是读书三代七人从教
TUhjnbcbe - 2025/6/13 0:18:00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www.wangbawang.com/m/

闲暇时,陈仕贤总爱到家庭书屋里阅读。魏丽文摄

“读书改变了我们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尽管已经七十多岁,梅县区雁洋镇塘心村的陈仕贤依然坚持每天阅读。桌上的老花镜、放大镜成了陈仕贤退休后的“好朋友”。

爱学习,是陈仕贤家庭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好家风。一家人不仅爱书、藏书,后辈更是通过读书走出大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下,陈仕贤一家三代七人从教,其父亲、伯父、本人、女儿等皆为教师。这些年,陈仕贤还带着家人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慈善公益活动,弘扬好家风、传播正能量。日前,陈仕贤家庭获评年“全国最美家庭”,是梅县区唯一入选的家庭。

南方日报记者魏丽文

痴迷读书

改变人生命运

陈仕贤身材清瘦、气质儒雅,初见他时,他正低头慈祥地看着外孙女练毛笔字。虽然才六年级,陈仕贤外孙女已经写得一手好字。电视机就在身后,她没有打开电视看的冲动,依然认真地埋头练字。

“不愧是书香世家,字写得确实漂亮。”塘心村村干部杨凤娇看罢赞叹一声。在她看来,好家风是陈仕贤家庭能够获评年“全国最美家庭”的关键。

陈仕贤是雁洋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从教二十多年,与书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如果不是因为读了书,我的一生可能会碌碌无为。”

陈仕贤爱书受父亲影响颇深,他回忆,年幼时,他经常看见父亲一边在放牛一边看书。对父亲的行为,陈仕贤有些疑惑,又有些敬佩。那时,陈仕贤家的收入来源全靠务农,即便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父亲仍从不多的口粮里挤出一点钱,积攒起来买书、订报纸。

“那时一斤米才2毛钱,而一本书基本都要1元钱,相当于5斤米才换了一本书。”父亲对书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深深感染了陈仕贤。

不仅父亲爱读书,陈仕贤的伯父同样如此,俩人买的书曾堆满祖屋的一个房间。陈仕贤小学识字以后,父亲就带着他在祖屋的书橱边读书,指导他读《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名著。父亲时常教育陈仕贤:“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

陈仕贤最喜欢读的是文学与历史类书籍,好些书翻了又翻,直至翻烂。青年时期,陈仕贤涉猎的知识更广,开始不满足于已有的书籍。为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书,陈仕贤常常上山砍柴卖,用辛苦挣来的零花钱买书。

陈仕贤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事实上,他的命运的确因为读书而改变。高中毕业后,陈仕贤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学业,回到村里当起了农民。

原本陈仕贤以为自己一生要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中度过,直至梅县组织考试,他在几千个报名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幸运的人之一,成功考取教师进修学校,最终当上了人民教师。

“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我坚持学习,就不可能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陈仕贤深有感触地说道,当上教师后,一家人的生活才有了一点改善。

传好家风

后辈受益匪浅

良好家风涵养文明家庭。在父辈的影响下,陈仕贤的一双儿女也从小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说起自己的两个小孩,陈仕贤的妻子黎杏云一脸骄傲,“以前他们两姐弟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学习不用我们管,很自觉。”

黎杏云说:“从小他们就很喜欢读书,晚上睡觉他们会讲故事给我听,我睡着了他们还在讲。”

姐弟俩痴迷于读书,小时候去放牛还放不下手中的书,时常因为牛吃别人的庄稼而被骂。正是由于爱读书,姐弟俩先后考上大学。

陈仕贤的女儿陈妮娜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和祖父都是教师,在他们的影响下,自己也接过了他们的衣钵,走上讲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小时候父亲和祖父营造的书香家庭氛围,让她至今受益匪浅。

“读书充足了我的教学底气,也让我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我在家里和学校也引导孩子和学生们做一个爱读书的人。”陈妮娜说。

在陈仕贤的家庭书屋里,有三分之一是父辈的书、有三分之一是他自己的书,还有三分之一是儿女的书。

记者在书屋看到,陈仕贤将家中的书整整齐齐排列在书柜里,并分门别类贴上了标签,有文学类的、历史类的、工具类的,琳琅满目,总共上千册。

记者随手拿起一本泛黄的《红楼梦》,发现这个版本已有上百年历史,市面上几乎已绝迹。

“有些书的年龄比我还大,不仅是无价之宝,更见证了我们家族的历史变迁。”陈仕贤介绍,退休后,他便开始整理书籍,对一些年份久远的书籍用真空袋一一装好保管。

“这个书房是全家人最喜欢待的地方,以前下雨天喊他们去帮忙收谷,全都沉浸在书里一动不动。”黎杏云笑着说,正是因为家里有这样的氛围,子女都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上了收藏书籍和分享阅读。

如今,书籍已经成为陈仕贤家不可或缺的一员。陈仕贤家与书相伴,以书为友的故事在周边广为流传,为人称赞,成为大家心中的书香之家,先后被授予梅州市“优秀书香家庭”、广东省“优秀书香家庭”。

热心公益

筹资编修族谱

在陈仕贤的“黄金屋”中,有几本红色封面的书籍格外显眼,这是陈仕贤的用心之作——族谱。

编修族谱并非易事,按陈仕贤的话来说,“编好了没人夸你,编得稍有瑕疵便有人骂你。”那么,陈仕贤为什么愿意蹚这浑水呢?

原来,早年间,村里存在赌博、邻里不和等不良风气,陈仕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考良久,决心编修族谱,把家风家训纳入族谱,以此教育族人传承好家风。

另外,陈仕贤了解到塘心村陈氏族谱已有多年没更新,许多以前的老族谱已经失传,随着老一辈的逐渐凋零,年轻一代更不知自己从何而来,编修族谱非常有必要。

“一本族谱记录了一个宗族生活、繁衍、奋斗的历程,编修族谱既能帮宗族成员追根溯源,还能传承好家风。”陈仕贤说,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族谱的灵魂,不少家训在现世也有借鉴意义。

从年开始,陈仕贤向村里乡贤自筹资金5万多元,历时4年出版了以弘扬好家教家风为主的族谱。

针对村内存在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陈仕贤家庭还通过在公共场所张贴倡议书等形式,倡导村民行为道德要文明、要遵纪守法;同时,协助村“两委”干部草拟符合该村实际、规范村民行为的新村规民约,并向村委会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

在陈仕贤和家人的努力下,不少村民从族谱中学到了立身处世的道理,潜移默化间将良好的家风带给了更多人,村风逐渐发生改变,文明知礼、和睦相处的新景象随处可见。

“一家好不是真的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陈仕贤说,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对此深感荣幸。他将继续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家训,力所能及为社会贡献余热。

1
查看完整版本: 振家声还是读书三代七人从教